关于发布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2025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国科金发计〔2025〕218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2025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5年9月2日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2025年度项目指南未来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技术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通过人机物的安全可靠智联,实现生产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显著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一、科学目标瞄准工业互联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握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创新工业互联网全要素互联的结构化组织机理、生产制造流程的柔性构造机制、产业链与价值链的网络化调控原理等基础理论与方法,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完成三个以上工业制造典型场景的集成示范验证,形成若干重大基础性原创成果,培养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和团队,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与服务的范式变革,为构建要素互联结构化、生产制造流程化、工业网络体系化的产业新生态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引领未来工业互联网的科学发展,针对未来工业互联网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耦合与复杂调控关系,重点解决如何从效率角度建立网络化产业链模型、从效用角度建立网络化价值链模型,如何实现跨产业链与价值链联动的多目标调控优化等问题,围绕核心科学问题,以总体科学目标为牵引,2025年对于前期研究成果积累较好、对总体目标在理论和关键技术上有较大贡献、具备产学研用合作基础的申请项目,将以重点支持项目方式予以资助,重点支持方向如下:1.面向工业制造的多智能体网络化协同与控制(申请代码1选择信息科学部或其他相关科学部所属申请代码),2.工业互联网虚实融合的确定性云化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信息科学部或其他相关科学部所属申请代码),3.面向流程柔性生产的垂直大模型智能协同多物理场耦合调控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信息科学部或其他相关科学部所属申请代码),1.面向大型飞机柔性产线规模化制造的智能化协同关键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申请代码1选择信息科学部或其他相关科学部所属申请代码),针对大型民用飞机百万量级零部件柔性产线规模化制造需求,通过集成本重大研究计划前期已布局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生产全要素数据协同管控与智能决策、工业互联网多源异构数据按需服务、离散制造定制化生产任务按需柔性调度、面向供应链韧性的全要素优化配置方法、面向智能制造的行业大模型架构与算法等重点项目成果,研究大型飞机产线多维要素数据按需融合与通专模型协同决策、面向部总装多维要素动态变化的规模化任务柔性调度、多级供应链产能预测与制造资源智能调控等关键技术;基于实际生产车间搭建大型飞机柔性产线规模化制造演示验证平台,验证飞机生产过程状态智能问答覆盖人员、工装、物料、工艺规范、环境、车间计划进度、质量、车间异常等至少8类关键要素数据,相较于“十四五”期间水平,百万级工单任务排产效率提高50%以上,装配产线设备利用率提高10%以上,在不少于200家主要供应商协同制造环境下实现支撑大型飞机产线产能提升30%以上,进一步验证相关科学问题的解决情况,加速前期布局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与落地,2.面向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定制的跨链网络化协同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集成验证和应用示范(申请代码1选择信息科学部或其他相关科学部所属申请代码),针对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定制需求,通过集成本重大研究计划前期已布局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复杂车间环境通感一体化无线信道建模、大规模柔性生产任务调度、动态多目标约束下工业生产链和供应链智能协同决策方法等重点项目成果,研究汽车制造全流程跨时空数据表征与推理、数据驱动的跨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资源动态协同调控等关键技术,搭建基于试制线的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定制集成演示验证平台,验证百万级个性化配置组合下产线切换时间降低50%以上、千级供应链企业协同下整车交付周期降低30%以上,进一步验证相关科学问题的解决情况,加速前期布局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与落地,3.面向关键金属高值提取的网络化调控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集成验证和应用示范(申请代码1选择信息科学部或其他相关科学部所属申请代码),面向有色金属生产过程原料组分波动、工序时空跨域分散、工况复杂多变等特点以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通过集成本重大研究计划前期已布局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工业互联网多源异构数据可信共享与按需服务、生产链和产业链智能协同与优化决策、节能降碳优化控制与智能决策、面向智能制造的行业大模型等项目成果,研究生产链全要素深度感知与协同预测、面向关键金属高值提取的垂域大模型构建、虚实融合的枢纽装备数字孪生建模与调控、生产链与供应链协同资源配置与网络化调控、面向弹性产业链供需的生产链资源柔性配置与智能管控等关键技术,构建支撑生产全要素互联与大模型驱动网络化协同调控的集成演示验证环境,进一步验证相关科学问题的解决情况,并在关键金属生产过程中湿法冶金生产线、多冶金炉窑生产链、系列电解槽等不少于3个典型生产流程开展创新应用示范,实现关键金属提取率提高1%以上,生产能耗降低1.5%以上,加速前期布局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与落地,(一)要求研究与未来工业互联网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即在申请书中需要明确解释研究对象的具体应用场景及需求,需要明确研究问题对全要素互联的结构化组织机理、生产制造流程的柔性构造理论与方法、产业链与价值链的网络化调控原理等核心科学问题的贡献,(3)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重点支持项目”或“集成项目”,附注说明选择“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