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把产品质量技术帮扶作为纵深推进质量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作为保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坚持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抓质量提升,一类产品一类产品抓质量提升,按照“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原则,面向质量问题较多的重点产品,面向关系民生福祉的广大中小微企业,面向行业质量发展瓶颈明显的产业聚集区,补短板、强弱项、破瓶颈、助创新,切实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大力支持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有效提升市场主体质量竞争力,夯实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二、工作重点(一)帮扶对象1.吸纳就业能力强、关系民生福祉的中小微企业和当地支柱产业,4.质量问题突出、行业发展瓶颈明显的产业集聚区,围绕质量管控能力差、质量意识不强、生存发展面临瓶颈的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着力解决制约或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质量短板,提升质量管控水平,有效服务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要精心组织、统筹谋划,至少要选取1家重点产品生产企业,精准识别质量薄弱环节,开展质量技术帮扶,2.帮扶提高重点行业产业链质量水平,组织帮扶支撑团队、技术机构和相关专家深入分析本地区主要行业发展状况,实现帮扶一批企业、提升一个行业的目标,帮扶推动重点区域质量升级针对区域产品质量问题,推动区域建立产业联盟,梳理地方支柱产业质量共性问题,开展质量攻关,解决关键质量技术问题,夯实地方支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质量基础,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至少聚焦1个以上产业集聚区,围绕区域质量瓶颈问题,通过技术帮扶,破除质量障碍,推动区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和集群化发展,4.夯实帮扶支撑基础,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和监管实际,广泛调研、全面分析产品质量形势,研究选定帮扶对象(至少1家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和1个以上产业集聚区),聚焦影响行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有针对性地制定本地区产品质量技术帮扶行动实施方案,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要调动本地区检验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校、企业自有检测实验室等单位参与质量技术帮扶行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狠抓方案落实,加强分类帮扶和技术指导,确保帮扶成效,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总结评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形成总结评估报告,对积极参与质量技术帮扶工作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自有检测实验室等单位,要在政策上适当给予支持倾斜,要与企业所在地、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有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切实提升企业参与质量技术帮扶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断强化企业质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