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专项资金从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中分离出来单设,专项用于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市场主体培育发展等,2022年起专项资金纳入省级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管理范围,专项资金调动了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推进了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较好地完成了绩效目标,但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制度不够健全,资金拨付不及时,个别项目实施情况不佳,效益未充分发挥等情况,四、存在的问题(一)政策制度方面1.项目验收管理办法亟待更新《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由2006年沿用至今,已不适用于现在项目的验收,新制定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项目调整、项目验收管理的规定较为宽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尚未印发具有实操指导意义的项目调整及验收管理办法,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项目调整及验收制度细则的出台需求迫切,3.专项资金预算支出标准有待细化完善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类型较多,管理难度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融资贴息、以奖代补、直接补助等支持方式支出标准的规定比较笼统,对支持对象的基本条件、影响因素的具体权重等缺乏明确、详细的规定,有待分类细化完善,(二)资金管理方面资金拨付不及时,从市县部门资金拨付情况来看,专项资金在县级滞留时间较长,存在被挤占和挪用的情况,(三)项目管理方面1.项目立项评审工作规范性不足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在评审立项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项目申报材料不完整:部分项目缺少绩效目标表、主管部门委托事项书面文件及开展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的佐证材料、2022年度审计报告或财务报表、资金申请及审核意见表等,经工作组线上查询和现场调查,个别项目无绩效目标表,设置了绩效目标表的项目,有相当一部分《绩效目标表》填写不规范,主要表现为:项目名称误写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未填写财政资金金额或填写错误、项目绩效目标原封不动抄写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表、绩效指标未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等,绩效目标填写整体规范性差,专项资金不管从业务管理需要还是预算编报规范性角度,都需要建立专项资金支出标准,建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照财政文件规范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编制专项资金预算支出标准,二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和利用项目管理系统资金拨付监管、项目建设监管、项目验收监管等功能,提高传输速度和准确性,实现管理自动化,实时监控资金动态,三是对于长期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效果不佳的县(市、区)重点关注,建立项目台账,跟踪项目进展,如长期无法改善,建议采取惩戒措施,少支持或不支持该地区后续申报项目,三是可出台贵州省星光培训工程培训管理办法,规范办班资质、资金使用标准、培训质量等,进一步提高培训成效,2.加强绩效目标指导和审核工作专项资金涉及的资金量大、项目多,相应需要编制和审核绩效目标的工作量大,因此需要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有关工作人员强化绩效管理意识,提高绩效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对项目单位绩效目标申报工作的指导和审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