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有关单位:为发挥京津冀各自禀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工作安排如下:一、支持方向和领域征集本市创新主体参与天津市、河北省科技创新协同发展,2.课题团队:项目负责人应为申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或高级管理人员,3.信用等级良好:申报单位和课题负责人应符合北京市科技信用管理要求,4.经费匹配要求:以企业为主申报实施的课题,申报单位需按申报经费额度对应的自筹资金进行匹配,三、实施成效考核要求1.共性实施成效考察重点(1)预期效益:需明确项目课题的实施能为合作地带来的预期经济效益,(2)影响力:需发布项目课题落地成效、应用场景示范成效、技术成果转化成效、科技合作成效等相关信息不少于12篇,(3)推广目标:在合作地开展产业对接、技术推广、科技人员培训不少于12次,服务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合作企业科技人员、技术推广受益对象等相关人员300人次以上,(4)转化效果:相关应用场景示范建设或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地可带动2家以上合作地本地企业发展,2.个性化实施成效考察重点及实施方案考核要求根据项目课题研究方向、类型明确不同技术考核指标及成果落地推广考核指标,五、申报材料及申报方式包含《课题实施方案》、《课题情况简表》、企业研发费投入情况、企业营收增速情况及关键人员简历,申报单位通过法人一证通登录“北京市科技计划综合管理平台-在线服务系统”(https://mis.kw.beijing.gov.cn/)更新本单位信息后,完成实施方案(盖章扫描成PDF版)、财政经费预算支出计划、概算及课题简表、研发费及营收增速情况、合作基础、转化案例等技术成熟度材料填写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