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施方案概述本实施细则主要包括落实帮扶项目联农带农责任,纳入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的经营性项目资产,原则上都要建立联农带农机制,资产经营主体要落实联农带农责任,附件:《正安县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的实施细则(修改稿)正安县农业农村局2025年3月17日附件:正安县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的实施细则(修改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持续加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加大产业帮扶力度,根据《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的实施意见》和《中共贵州省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三条确定联农带农对象,建立联农带农机制的帮扶项目,重点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进行带动帮扶,在此基础上,有序带动其他农户发展,第四条落实联农带农责任,纳入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的经营性项目资产,原则上都要建立联农带农机制,资产经营主体要落实联农带农责任,第六条帮扶资金投入到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帮扶产业,必须明确带联农带农责任和参与方式,衔接资金和协作资金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并逐步提高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县域就业容量,重点支持监测对象、脱贫户发展生产、稳定就业促进增收,第四章签订规范的利益联结协议第二十四条帮扶资金参与产业发展方式确定后,帮扶项目权利人要与市场经营主体签订利益联结协议,第五章利益联结机制关系第二十八条实施帮扶产业的市场经营主体采取与项目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监测对象、脱贫户签订生产订单,承诺提供技术服务、按保底价收购监测对象、脱贫户产品,帮助其就地发展生产,获得稳定的经营性收入,实施帮扶产业的市场经营主体可将建成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基地返租倒包给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脱贫户经营管理,帮助监测对象、脱贫户获得稳定的生产收入,在使用各种帮扶资金形成的资产取得的收益,采用差异化分配和奖励等方式分配给监测对象、脱贫户,增加监测对象、脱贫户财产性收入,部分留存村集体收入,县项目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市场经营主体、项目所在镇(乡、街道)、项目产权所属村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负责督查各方规范签订合法合规合作协议,确定带动农户方式,确保使用帮扶资金的市场经营主体带实带牢监测对象、脱贫户,接受帮扶资金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租赁项目资产的市场经营主体,要按照帮扶项目审批部门、项目所在镇村的要求,确定带动农户方式,签订合作协议,带动监测对象、脱贫户发展产业,确保监测对象、脱贫户在产业带动下获得稳定的收入,帮扶产业取得的收益主要用于帮助产业带动的监测对象、脱贫户稳定增收和巩固脱贫成果,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改善和维护村内小型公益设施等支出,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脱贫户,在村内提供保洁保绿、公共设施维护、值勤值班、农村安全饮水管理、村庄道路管护等公益性岗位鼓励参加劳动取得收益,杜绝养懒汉和等靠要;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脱贫户,根据家庭状况,履行相关程序后将帮扶产业收益以分红方式发放到户;设置村内卫生评价标准,将收益分配与监测对象、脱贫户个人家庭卫生、村庄整治等挂钩,体现分配差距,激励村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尚;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定期排查、建立台账、即时发现、即时帮扶,防止出现返贫致贫,第四十六条本细则施行之前市场经营主体实施的帮扶产业项目保底分红资金,由经营主体向所在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请求调整保底分红比例,经村民委员会研究同意,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后,报镇(乡、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备案,正在运行的产业帮扶项目,存在权责不清、资金安全无保障、分红资金和租金等兑现难以及其它项目资产面临损失风险的,要及时参照本细则重新建立利益联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