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3月23日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录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二)面临形势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工作原则(三)发展目标三、构建“3+5+X”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一)稳步发展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二)加快发展五大新兴优势产业(三)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四、构筑“123+N”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新格局(一)一核(二)两带(三)三城(四)多节点五、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态梯次发展(一)集群:支撑形成竞争新优势(二)区域:辐射带动区域创新发展(三)国际:深化国际产业交流合作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一)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二)优化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三)完善产业人才供给体系(四)创新财税金融支持体系(五)建立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六)完善产业环境支撑体系七、健全规划实施的统筹机制(一)实施“链长制”,在“十三五”时期选择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时尚创意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扶持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范围调整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等八大领域,持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推动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等新兴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依托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纳米智能技术园、纳米生命与健康技术科技园等产业平台,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科教服务与数字创意、智能制造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平板显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创新产业集群,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医药健康、智能汽车、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推动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国际创新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区、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附件1“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平台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及新型显示、智能终端、软件、5G、北斗通信导航、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科教服务与数字创意、智能制造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平板显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创新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