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市场监管局,省局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举措》(国市监信发〔2023〕77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结合我省市场监管部门职能工作实际,现提出如下贯彻落实措施:一、加大准入把关力度,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一)严格执行“一张清单”,多形式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政策宣传,提升全社会公平竞争意识和公平竞争能力,加强涉企信息归集,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专业领域监管结合,对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全覆盖,形成“通用+分类”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模式,二、加大帮扶支持力度,打造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品牌(四)打造“市(事)好办”服务品牌,探索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培育帮扶,建立个体工商户“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划分标准和“名特优新”申报条件,根据行业类型、经营规模、经营特点等,实行差异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提升其可持续经营能力,推动将更多政府部门纳入省“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推行“一业一查”,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监管效能,四、加大工作提升力度,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开展信用监管数据质量全面提升行动,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的数据治理工作机制,从全面性、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冗余性、关联性等7个维度,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北)、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归集、公示的企业数据进行自查整改,以全面、准确、完整、及时的数据夯实信用监管工作基础,提升信用监管数据治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对经营主体信用培育力度,通过分类指导施策,综合运用信用承诺、适用容缺、容错受理等措施,便利经营主体修复信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守信者提供更宽松的监管环境,持续开展“万千百”质量提升和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围绕全省五大突破性发展的优势产业和九条新兴特色产业链,每年推动10000家中小微企业开展标准、质量、品牌提升活动,支持1000家规模以上企业导入先进质量、计量、认证管理模式,培育100家质量品牌标杆企业,(十七)开展中小微企业提供质量品牌集成提升服务,建设推广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网络平台,构建“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生态,便利民营企业获得质量技术服务,每年遴选实施一批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省级示范服务项目,为5000家以上中小微企业提供质量品牌提升集成服务,帮助企业提升质量水平、降低质量风险,为参与“湖北精品”培育认定的企业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每年推动研制实施100项以上“湖北精品”先进标准,帮助企业开展对标达标和改进创新活动,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组织认定100家“湖北精品”,大力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鼓励民营企业参加对标达标质量提升活动,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