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重点区域达3公里以上,气象防灾减灾业务平台及基础设施建设满足高水平业务现代化保障需求,强化预警信息智慧服务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和高影响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和极端气候事件预报预测能力,4.加强防灾减灾业务平台建设,(三)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1.强化农业生产精细化服务,建设新型农业自动化观测系统2套、区域土壤自动水分站1套、土壤水分监测站4套,建设马铃薯优质产业服务基地,为能源化工基地规划设计、生产建设、安全运行提供气象影响预报、风险预警、灾害评估和气候资源开发论证,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多要素气象观测站、闪电定位仪等监测设施和能源化工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平台,建设120米风资源梯度观测站1套,太阳能资源观测站2套,4.强化生态气候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安全等级、建设3套自动化新型作业装备,建立气象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