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管理,(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1.打造高能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常州市分行、常州金融监管分局、常州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加快城乡建设低碳发展1.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探索推进绿色低碳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建设工作,(市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三、重点工程结合碳达峰试点建设主要任务,(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探索开展碳预算管理,(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3.建立健全碳排放管控机制,(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二)探索建立碳评价管理制度1.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牵头负责)2.完善重点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市发改委、常州供电公司牵头负责)(三)健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1.建立健全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常州新能源集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促进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体系建设1.提升企业践行ESG内生动力,(市发改委、常州供电公司牵头负责)(六)深入开展零碳试点建设1.加快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2.加强跨区域绿色低碳领域交流合作,(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外事办、常州海关等部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保障措施建立健全推动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相关工作机制,将试点城市建设推进情况纳入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