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政策, 找服务, 就上查策网 !

瑞府发〔2024〕2号瑞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瑞昌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3-2030)的通知

瑞昌市人民政府 | 2024-05-21
瑞昌市人民政府2024年5月20日(此件主动公开)瑞昌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3-2030年)目录前言7第一章形势与基础10一、面临形势10(一)规划背景10(二)重大意义14二、工作基础17(一)区位优势明显,创建基础扎实17(二)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17(三)产业结构优化,绿色发展彰显18(四)城乡环境优化,全域旅游显效20(五)生态制度日益完善,生态建设成果显著21第二章问题与压力24一、存在问题分析24(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仍待完善24(二)生态保护与修复问题有待提高24(三)生态环境问题仍未解决,环保治理设施依然不足25(四)绿色发展任务艰巨25(五)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26(六)生态文化普及力度不足26二、面临机遇与压力分析27(一)面临机遇27(二)压力分析29第三章规划总则31一、指导思想31二、规划原则31三、规划范围32四、规划时限33五、规划目标33(一)总体目标33(二)阶段目标33六、规划指标34(一)建设指标34(二)可达性分析41第四章规划任务与措施45一、生态制度体系建设45(一)建立健全源头保护制度45(二)全面建立过程严管制度48(三)建立完善后果严惩制度49(四)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52二、生态安全体系建设53(一)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53(二)打赢碧水保卫战,巩固水生态环境质量57(三)打好蓝天保卫战,改善大气环境质量61(四)打好净土保卫战,保障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安全64(五)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稳定声环境质量66(六)强化风险管控,守牢环境安全底线67三、生态空间体系建设70(一)严格国土空间管控70(二)优化生态空间格局73(三)加强生态资源保护76(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79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81(一)构建生态产业体系81(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87(三)推动产业循环发展90(四)强化资源节约利用92(五)拓展“两山”转换通道97五、生态生活体系建设98(一)持续保障饮用水安全98(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100(三)构建城镇绿色空间101(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102(五)倡导环保绿色生活104六、生态文化体系建设107(一)深入挖掘特色生态文化107(二)加快生态文化载体建设108(三)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109(四)推动生态文明共建共享110第五章重点工程112第六章保障措施120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120(一)加强组织领导120(二)落实目标责任120(三)强化统筹协调121二、加大生态环保投入121(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121(二)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121(三)加强资金使用监督管理122三、强化环保科技支撑122(一)建立生态环境信息网络122(二)推进环境科技创新122(三)强化对外合作交流123四、鼓励社会共同参与123(一)加强规划实施宣传123(二)开展生态文明科普教育123(三)强化公众参与124前言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瑞昌市始终坚持“五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把握和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核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发展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在循环经济、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生态文化宣教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瑞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巩固提升生态优势,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培育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江西省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以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导向,以机制创新、制度供给、模式探索为重点,筑牢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开辟绿色富省、绿色惠民新路径,构建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格局,努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瑞昌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领域,切实解决当前和未来面临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实现瑞昌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全面发展新格局,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本”提供“瑞昌模式”,2022年3月,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打造生态文明改革引领区、美丽中国建设样板区、全面绿色转型先行区、生态福祉共享示范区”等四大定位,进一步打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品牌,以改革创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为路径,健全产权清晰、管理高效的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体系,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绿色发展激励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第三章规划总则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以“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工作主线,以循环低碳发展为路径,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将瑞昌建成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五、规划目标(一)总体目标坚持以创建目标为导向,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生态自然化、经济绿色化、生活低碳化、意识文明化和制度严密化“五化”同步,围绕“强工兴旅,绿色发展,城乡一体,幸福宜居”战略目标,通过全面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积极倡导生态生活,培育生态文化,建立健全生态制度,使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推动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与经济、生态与社会协调发展,打造瑞昌市生态文明创建品牌,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瑞昌经验”,为争当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排头兵提供更强的绿色支撑,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空间开发格局,确保受保护国土空间安全,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并达到考核要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有效推进,建立完善生态经济保障机制和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明意识大幅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对照《江西省省级生态市县建设指标》,瑞昌市目前已达标指标26项,包括:重大目标任务部署情况、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河(湖)长制、林长制、省级及以上生态乡镇比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指数(EQI)、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率、生态恢复治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比例、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中央和地方生态环保资金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政府绿色采购比例、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评价办法和考核组织机制,将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绿色发展指标纳入党政实绩考核范畴,重点考核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上级政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决策部署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增加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权重,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比例稳定保持在20%以上,加强“三线一单”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治理、环境风险防范和日常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在开发建设活动时,按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有关内容予以充分考虑和调整实施,并建立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为监管主要内容的环保监管机制,将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作为生态环境监管的重点区域,到2025年,“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生态服务功能稳步提升,推动产业园区绿色发展,以企业聚集绿色发展、产业生态化链接和绿色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行园区综合能源资源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园区能源资源利用整体效率,优化园区企业和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示范意义大的绿色产业园区,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绿色发展模式,5-1重点工程一览表序号项目类别及名称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总投资(万元)责任单位开始/完成时间(年)一、生态制度体系建设重点工程1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组织编制《瑞昌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40生态环境局2023-20242江西瑞昌经开区码头工业城化工集中区智慧平台及危化停车场项目1、建立一体化智慧园区综合监管平台,覆盖化工区域三维全景地图,包含:安全生产、环境管理、应急管理、封闭化管理、运输车辆管理、能源管理、化工园区办公、公共服务等八大板块;2、新建1座危化专用停车场,项目用地约100亩,包含消防、环保等专用设施。

更多精选

  • 2024-05-10 00:00:00
  • 2024-05-06 00:00:00
  • 2024-04-28 00:00:00
  • 2024-04-26 00:00:00
  • 2024-04-26 00:00:00
  • 2024-04-25 00:00:00
  • 2024-04-24 00:00:00
  • 2024-04-22 00:00:00
  • 2024-04-19 00:00:00
  • 2024-04-18 00:00:00
  • 2024-04-17 00:00:00
  • 2024-04-17 00:00:00
  • 2024-04-16 00:00:00
  • 2024-04-16 00:00:00
  • 2024-04-12 00:00:00
  • 2024-04-11 00:00:00
  • 2024-04-10 00:00:00
  • 2024-04-09 00:00:00
  • 2024-04-09 00:00:00
  • 2024-04-08 00:00:00
  • 服务热线:

    400-004-5577

    定制开发与商务合作:

    15013822990

    周一至周日,8:00am~18:00pm

    联系我们

    总部地址:深圳市龙华区数字创新中心(龙华区民塘路328号鸿荣源北站商业中心)B座23楼        商务合作:service@chacewang.com

    版权所有 © 2018-2024 查策网 粤ICP备18024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