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猛团队的重大研究成果:首次在镍氧化物中发现了达到液氮温度的超导电性,这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独立取得的一项突破性成果,将有助于破解高温超导机理和设计高温超导新材料,科学家发现了特定低温下汞的电阻为零,1986年荷兰科学家发现铜氧化物超导体,铜氧化物仍然是唯一进入液氮温区的非常规超导体,全球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寻找非常规超导材料并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王猛团队通过不断摸索条件合成了高质量的镍氧化物(La3Ni2O7)体系单晶样品,此次发现的镍氧化物是人类目前已知的第二个达到液氮温区的非常规超导体系,科学家可以在新的材料体系中进行超导机理和应用研究,王猛团队已接到来自全世界的科学家对样品合作研究的申请,镍氧化物高温超导研究将迎来新一波热潮,超过液氮温度也意味着超导材料需要的低温环境更容易获得,接下来还将对铜氧化物和镍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共性开展研究,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