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更高层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以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构建“321”工作体系为主要抓手,围绕“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个领域,聚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加强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两个重点,紧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一个关键目标,激发中小企业双创新活力,培育中小企业发展新增量、新动能,增强中小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和谱写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作出应有贡献,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健全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公益性服务相结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服务资源开放共享、融合应用,满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到2025年,全省累计培育认定省级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均突破120家,服务、承载企业量质齐升,表3“十四五”时期全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2020年基数2025年目标数规模效益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累计数(户)1350419500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亿元)23681.630000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利润总额(亿元)1667.43000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数(户)23525000省级以上专业化“小巨人”企业累计数(户)207500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累计数(户)5210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户)7134100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0.941.5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上云入网”企业累计数(户)3000080000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累计数(户)212400省级以上绿色工厂累计数(个)104200服务体系建设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累计数(家)70120省级以上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累计数(个)69120第三章主要任务第一节培育壮大企业市场主体(一)鼓励大众创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改造,提高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应用水平,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通过深化数字技术在生产、运营、管理和营销等诸多环节的应用,为企业发展赋能,依托数字化改造促进企业提升效率和创新发展,进而释放数字技术对企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引导中小企业融合生产与设计,将设计理念贯穿到生产、管理、营销、售后的全过程,提升企业品牌美誉度、产品和服务附加值,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总结推广中小企业集聚区发展成功模式,培育一批产业上中下游关联、公共配套服务完善、人才和科研支撑、产业要素共享的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中小企业集聚区,并融入全国乃至全球合作网络,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提升企业两化融合贯标认证、节能监察诊断服务水平,支持发展为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提供专业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化服务机构,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次培育认定工作,整合资源,集中财力,用好国家支持重点小巨人企业政策,引导企业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道路,聚焦主业,瞄准特定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搞出独门绝技,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专业化水平,培育一批产业链中某个环节的强者、细分领域专家、行业隐形冠军,示范带动我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持续开展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潜在)企业-独角兽(潜在、种子)梯次发展格局,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支数量质量兼具的科技型企业队伍,为全省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支持产业链上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服务外包、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协作关系,促进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大型企业的产业链或者采购系统,支持服务机构开发针对科技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化小巨人企业的服务项目,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用好支持中小企业稳岗生产、创业就业、科技创新、降低融资成本等财政资金,完善我省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落实细化预留份额、价格扣除等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纯线上信贷产品、信用类信贷产品研发推广,加强对小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专精特新”发展的金融支持,发展供应链金融,加大对国家战略布局和关键领域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规范发展供应链应收账款、存货、仓单和订单线上化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