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障中小企业正常生产落实属地责任,将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头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按程序优先纳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科工局、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局、交通局,各乡镇负责)二、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围绕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谋划招引重点工业项目,积极申报省重点工业和技改投资项目计划,建立工业项目包联机制,争取重点工业项目列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全面加强项目服务、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科工局、发改局、商务局、工业园区、财政局、生态环境分局,积极鼓励组织我区“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集群头部企业等中小企业与国家、省重大工程项目开展产需对接,(科工局、发改局、工业园区,围绕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优质企业开展上市辅导,积极帮助企业争取省市荣誉、资金支持,制定《2022年区级领导包联规上工业企业及培育入统企业工作机制》,落实区级领导包联帮扶责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