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行弹性学制,通过工学一体、校企双师联合培养高级工、预备技师(技师),推动职业院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院校建设培训基地,对吸纳实习实训毕业生数量多且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积极使用稳岗返还资金开展职工培训的企业和开展校企合作成效好的职业院校,优先支持参与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评选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各地可根据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支撑能力,支持企业、职业院校、就业训练中心和培训机构购置培训教学仪器设备,对在本地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企业就业的中职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与企业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由企业为其依法办理社会保险且连续缴费满12个月的,按照中级工3000元/生、高级工5000元/生、预备技师6000元/生的标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须与所聘岗位工种相匹配),给予其所在院校一次性培养补助,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在评选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时,向一线高技能人才倾斜,在“湖北工匠”“湖北省技能大师”“湖北省技术能手”等高技能人才评选中,对重点企业单列指标,落实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在应征入伍、就业、确定工资起点标准、参加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分别按照大学专科、本科学历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政策,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世赛、国赛以及省内技能竞赛相关工作的,训练时间视同为教学课时;指导学生在世赛、国赛获得优异成绩的,可直接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申报“湖北省技能大师”“湖北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支持企业、职业院校、就业训练中心、职业培训机构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共同制订培训方案、培训标准、课程标准,开发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支持建设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牵头单位:省人社厅、省教育厅;责任单位:省发改委,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十六)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持续开展师资技能提升培训,加快培养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传授操作技能的一体化师资队伍,在技工院校教师中开展“技能名师”“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建立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专业委员会和专家师资库,为技能人才培训、技能竞赛和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各地要统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就业补助资金以及相关人才培训培养经费,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力度,落实各项补贴政策,积极开展“企业(工厂)开放日”系列活动,邀请家长、学生参观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加强学生职业体验,促进社会了解、支持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