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方工信主管部门,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下简称“贵州省工信厅”)结合本地实际,靠前一步,主动作为,推进企业纾困解难措施落地见效,更大力度帮助重点领域困难行业渡过难关,帮助企业稳订单、稳生产、稳经营,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贵州山珍宝公司总经理叶双全介绍,贵州省工信厅在生态特色食品生产线升级扩能改造项目上给予的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了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全新的3条生产线如期建成,产能大大提升的同时,生产成本也得到有效降低,“不仅是在融资方面,我们还进一步加大《贵州省工业企业纾困解难实施方案》《贵州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方案》等政策宣贯,抓紧建立完善‘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机制,细化办事指南,简化办理程序,加快审批进度,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500万元的资金这个月就会到位,我们可以先预定新设备,着手新产品的研发了,张俊说的500万元资金来自于贵州省中小企业信贷通资金池,”张俊说,不久前,贵州省工信厅相关工作人员上门服务,送“策”入企,向企业详细讲解信贷通政策,面对面、手把手教企业如何申请,今年3月份,随着工信部启动“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贵州省工信厅迅速出台相关政策,印发了《贵州省“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实施方案》,为中小企业送政策,坚定发展信心,5月20日,在该实施方案指引下,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举办“星光益企”——“纾困解难助力发展”(贵安专场)活动,邀请相关专家为50名企业家详细解读《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申报》《贵州省重点人才“蓄水池”管理办法(试行)》《贵州中小企业“信贷通”政策》等助企纾困政策,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景蓉蓉表示,在省工信厅的重视和精心指导下,促进会将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志愿服务专门机构的骨干支撑作用,加强“星光行动、星光培训、星光益企”等贵州中小企业服务品牌和宣传平台的打造,汇聚和带动各类优质服务资源,组织服务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为中小企业送政策、送管理、送技术,稳定市场预期,坚定发展信心,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大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力度抢抓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风口”机遇,贵州围绕构建“一核两区”产业格局,坚持“项目为王”,强化要素资源保障,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面推进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黔南州福泉市裕能新材料一期年产15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项目6条生产线投料试产,新增磷酸铁锂产能7.5万吨/年;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新仁新材料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1、2号生产线成功投料试产,新增磷酸铁锂产能1.6万吨/年,其余9条生产线将陆续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黔南州福泉市贵州磷化集团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实现联动试车,打通全工艺流程,首批磷酸铁产品下线并副产硫酸铵等产品;贵阳市息烽县贵州磷化集团年产3万吨无水氟化氢项目一次性化工投料成功,进一步巩固磷化集团磷矿伴生氟资源回收利用在全球的领先优势……4月以来,贵阳息烽、黔南福泉、六盘水六枝的4个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项目陆续传来喜讯,完成项目部分生产线建设,进入试生产阶段,截至2022年5月底,我省磷酸铁锂产能达到14.1万吨/年,较2021年底增长182%;仅裕能新材料、新仁新材料两个项目,今年内便可实现磷酸铁锂产量5.6万吨,可支撑我省磷酸铁锂产量实现‘倍增’,”贵州省工信厅规划处处长韩龙介绍,一方面,今年专门安排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50%以上支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投资,另一方面,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电子信息、5G+工业互联网等方向技术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发展,今年以来,贵州省工信厅共安排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1.4亿元,支持165个企业和项目建设,有力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