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规划范围为正安县行政辖区内的全部陆域空间,包含凤仪街道、瑞濠街道、安场镇、庙塘镇、格林镇、中观镇、新州镇、芙蓉江镇、和溪镇、流渡镇、瑞溪镇、小雅镇、班竹镇、土坪镇、碧峰镇、乐俭镇、杨兴镇、桴㯊镇、市坪苗族仡佬族乡、谢坝仡佬族苗族乡20个镇(乡、街道),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包括凤仪街道、瑞濠街道、安场镇、芙蓉江镇、瑞溪镇部分行政辖区,面积约39.47平方千米,三、城市定位和规划目标(一)城市性质及核心功能定位正安县城市性质为黔东北区域性支点城市;核心功能定位为以吉他产业为重点的文化产业示范区、页岩气勘探开发建产示范区,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政策,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空间实现有效保护,以正安中心城区及四个重点镇为重点的城镇空间格局进一步强化,正安县在黔东北区域的辐射能力及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规划至2035年,全面构建“一屏一廊四区,一核两轴四心”的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实现“一心两地一区”的战略构想,县域内以庙塘镇、土坪镇、市坪苗族仡佬族乡、谢坝仡佬族苗族乡等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区域为重点的农业空间得到全面有效保护,规划至2050年,全面建成经济发达、产业兴旺、社会文明、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生态宜居、高质量发展的黔东北区域性支点城市,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安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四、落实“三区三线”,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一)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落实上级下达任务要求,规划至2035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29.52平方千米(79.4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85.06平方千米(57.7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601.2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28.12平方千米内,(详见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二)细化主体功能分区落实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对正安县农产品主产区中的重点农业功能区的定位和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主体功能划分,将全县20个乡镇分类确定基本功能类型为城市化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其中城市化地区(5个):凤仪街道、瑞濠街道、瑞溪镇、安场镇、土坪镇;重点生态功能区(3个):庙塘镇、乐俭镇、桴㯊镇;农产品主产区(12个):和溪镇、流渡镇、格林镇、新州镇、小雅镇、中观镇、芙蓉江镇、班竹镇、碧峰镇、杨兴镇、谢坝仡佬族苗族乡、市坪苗族仡佬族乡,(三)构建开发保护总体格局构建“一屏一廊四区,一核两轴四心”的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四区:西部生态农业发展区(庙塘镇、小雅镇),中部近郊农业发展区(格林镇、和溪镇),东部、北部特色农业发展区(班竹镇、中观镇、新州镇、杨兴镇、碧峰镇、瑞溪镇、桴㯊镇),南部现代农业发展区(土坪镇、流渡镇、谢坝仡佬族苗族乡、市坪苗族仡佬族乡、乐俭镇),(四)强化规划分区管控落实县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和主体功能定位,划定五大国土空间保护开发规划分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详见综合交通规划图)六、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以中心城区建成区为基础,采取“北聚、南优、东限、西延”的城市空间发展优化策略,以凤仪街道、瑞濠街道为主体,北部安场镇区作为中心城区延伸城镇发展的腹地,按照“两核驱动、带状延伸、连片发展”的规划理念,做优凤仪城区、做强安场城区、做精滨江新区,构建“三区七组团”的空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