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为指导芹菜种植区开展芹菜绿色生产,提高斑潜蝇、蚜虫、根结线虫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水平,保障芹菜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方案,防控目标芹菜种植区主要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通过协调应用健康栽培、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实现芹菜主要病虫害的有效控制,防控对象芹菜主要病害有斑枯病、叶斑病、菌核病、根结线虫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斑潜蝇、蓟马、甜菜夜蛾等,防控措施(一)加强监测悬挂黄板监测蚜虫、斑潜蝇等;悬挂蓝板监测蓟马;安装性信息素诱捕器监测甜菜夜蛾;人工调查病害发生情况,(二)健康栽培1.选用抗(耐)性品种,宜选用商品性好、适合当地种植的抗(耐)性品种,播种前,深翻土壤30厘米,晒垡5—7天,在沟渠和保护地边缘撒生石灰,保护地芹菜,白天棚室温度宜控制在15—20℃,高于25℃应及时放风,降温降湿,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保持高温闷棚20—30天,处理结束后揭膜,旋耕土壤晾晒7—10天,使用微生物菌剂处理后即可种植,(四)生物防治1.施用微生物制剂,预防土传病害,可在播种或定植前使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进行土壤处理;对于根结线虫病发生地块,选用厚孢轮枝菌颗粒剂、淡紫拟青霉进行土壤处理或者穴施,或杀线虫芽孢杆菌B16进行穴施或者撒施,或苏云金杆菌HAN055随水冲施或灌根,或蜡质芽孢杆菌灌根;防治蓟马、蚜虫、甜菜夜蛾,应在害虫发生初期或低龄幼虫期,选用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等微生物药剂;防治甜菜夜蛾,可选用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防治,初见害虫时释放天敌,利用食蚜瘿蚊、瓢虫、蚜茧蜂等防治蚜虫,利用小花蝽、捕食螨等防治蓟马,释放草蛉、蠋蝽等防治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五)理化诱控在棚室门口和通风口安装40—60目防虫网;使用甜菜夜蛾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成虫,(六)科学用药防治蚜虫,选用苦参碱、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防治甜菜夜蛾,选用苦皮藤素等药剂;防治斑枯病、叶斑病、菌核病等病害,选用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唑、戊唑醇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