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3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形成以基地为核心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给体系,全市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规模总量占区域内食用农产品生产规模总和的比重达到20%以上,(二)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稳步增长,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在原有优势产业产品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绿色食品,全方位提高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水平,三是适度发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农产品,及时足额发放2024年自治区财政绿色有机农产品补贴资金,有条件的县(市、区)要积极安排绿色有机农产品补贴资金,(五)加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登录工作,不断扩大特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一是做好广西名特优新农产品收集登录资源摸底调查,科学统筹推进名特优新农产品登录工作,二是争取自治区免费开展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申请营养品质评价鉴定研究,优先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实施,三是开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重点县整县推进工作,2024年进一步发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四是做好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每年一次的年度确认和三年一次的品质检测工作,对辖区内获证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实地督导巡查,及时做好跟踪管理服务工作,切实保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公信力,(六)坚持严把审查监管关口,确保绿色有机农产品质量,三是推动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积极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电子化、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线上开证、线上查询、线上亮证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有机地标为主体的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展览展示、科普宣传,因地制宜开展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进学校、进社区、进商超、进饭店、进餐饮等消费促进活动,二是指定专人负责,建立相对固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队伍,每个县(市、区)培养绿色食品检查员2名以上,以满足不断扩大的绿色食品规模需要,提升服务企业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