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淮河文化旅游发展带,各市、县(市、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推动淮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努力将淮河文化旅游发展带打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带、农文旅一体融合示范带、皖北文旅融合发展支撑带,统筹推进和落细落实推进旅游新高地建设、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旅游能级提升、旅游消费促进、旅游品牌传播、旅游服务升级等旅游强省“六大工程”,淮河文化旅游发展带提质增效成果明显,特色风情产品品牌和市县品牌为支撑的淮河文化旅游带文化旅游品牌体系基本形成,表1淮河文化旅游发展带旅游发展主要指标指标2023年2027年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2125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02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7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04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01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01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02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区02省级旅游风景道12备注:1.2027年指标均为预期性指标,第三章重点任务依托淮河沿线代表性文化旅游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推动淮河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市、县(市、区)定期召开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或推进会(现场会),淮河沿线各市、县(市、区)设立淮河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淮河沿线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用于支持淮河文化旅游等项目建设,促进淮河文化旅游带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