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领导小组(指挥部)、市直有关部门:当前省内外个别地方出现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抽检为阳性,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给全方位、高标准、严要求做好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工作敲响警钟,为全面做好我市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规定,请各相关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以下各项工作:一、严格落实提前24小时报备制度,直接进口或间接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的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要求对进口集装箱货物外包装、集装箱内壁及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实施预防性消毒,危险化学品、粮食、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矿石、原油、木材等不适宜实施消毒的商品以及无外包装或外包装易造成消毒液体渗透污染的商品(“不适宜消毒商品”)不实施集装箱货物预防性消毒,三、妥善处置“不适宜消毒商品”,对不适宜消毒的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应遵循分类确定存放期的原则,自进入海关开始,根据外包装材质、保存条件等确定自然放置时间,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没有核酸检测报告和预防性消毒证明的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无论货物是否适宜消毒,每批次均应对货物及集装箱门把手、内壁等高频接触部位进行核酸抽样检测,取得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入库储存、加工和销售,货物抽样和核酸检测工作应由各县市区交通物流专班统一组织实施,企业不能自行委托抽样、送样,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向直接进口或间接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的供应商索取并查验货物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等材料,不能提供消毒证明或证明材料不全的,要先行暂时封存,不得进入储存、加工、销售环节,六、切实做好从业人员防护工作,第三方消毒机构、物流司机、装卸作业人员等从业人员要每7天进行两次核酸检测,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生产经营企业的其他相关从业人员每14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从业人员要按照“应接尽接”工作要求做好疫苗接种,并在工作中应加强个人防护,严禁“带疫”上岗,一旦出现货物检测呈阳性,企业应立即将情况上报各县市区交通物流专班,对存在不如实申报进口货物信息、不提前在“山东冷链”系统中报备、不对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进行预防性消毒、装卸作业前不对空集装箱进行预防性消毒、不按照有关消毒技术规范开展作业起不到消毒效果、不对进口集装箱运输工具消毒、不能提供核酸检测或消毒处理证明、不如实提供进口涉疫货物信息等行为的企业,由有关部门根据情节,依法依规责令停业整顿并公开曝光,并按照《疫情防控违法违规行为的通告》(滨指办发【2022】15号)进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