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精细、高端”为鲜明特色的全国重要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悄然崛起,按照《贵州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3-2030年)》,目前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规模以上工业的企业已达56家,梳理完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供应链和产业链,安顺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务川氟钡新材料产业园、黔东南天柱化工园区一季度共实现产值4.22亿元,全省资源精深加工关联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达4500亿元左右,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等基础产业,贵州瓮福峰泰食品配料有限公司2X2万吨/年食品添加剂磷酸钙盐项目、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万吨/年甲酰胺装置扩能项目、贵州芭田年硝酸法净化磷酸(85%)项目、5万吨/年硝酸法生产高纯磷酸盐新能源原料项目、红星发展新建6000吨/年高纯碳酸钡项目、镇宁县年产5000吨精细化工新材料项目(一期)有望二季度建成投产,全省规模以上化工企业一季度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70.97亿元,国内重要的磷及磷化工产业生产供应基地和煤化工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省工信厅组织印发《贵州省建设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规划(2022-2030年)》,打造全国重要资源精深加工基地,目前省内电解铝产能已经发展至186万吨的规模,培育发展钛及钛加工产业集群,数实融合正在赋能贵州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