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办局,各直属单位:
《2023年德惠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12日
2023年德惠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长春市经济工作会议和省、长春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三强市、三中心”,全力推进“六城联动”目标任务,着力打造具有德惠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六个方面重点突破:在重要领域和重点产业上实现突破,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在转型升级上实现突破,实现民营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在政策落实上实现突破,为民营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发展环境上实现突破,促进民营经济市场化水平明显提高;在创新能力上实现突破,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民营企业;在服务体系上实现突破,建立起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要素服务体系。不断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开拓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要实现如下重点发展目标:
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69亿,同比增长8%;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51亿元,占 GDP比重超过80%;民营经济实缴税金达到7亿元,同比增长7.7%;民营市场主体达到1.15万户,同比增长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户以上,总数超过10户。建筑业企业新增1户以上,总数超过35户;房地产企业新增3户,总数超过18户。
一、全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1.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入推进减时限、减程序、减跑动,优化“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掌上可办”,实现政务服务“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平均压缩比例达到75%以上,即办事项数量占比达到40%以上。(市政数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2.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等服务措施落实,全年力争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1万户以上,同比增长14%。其中,新登记民营企业0.16万户以上、新登记个体工商户0.84万户以上。(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3.放开放宽市场准入。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公共文化、社会事业、市政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做到“应放尽放”“应开尽开”。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全市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全年民营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9亿元,同比增长2%以上。(市发改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4.持续深化助企服务。贯彻落实“四个服务”安排部署,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专项行动,线下深化“万人助万企”,包保助企全覆盖,创新开展机关干部“驻企”服务新模式;线上用好“长春亲清政企关系”微信服务群,高效快速受理解决企业问题,做到秒接、秒应、周办结,即时办结率达到100%。〔市工信局牵头,市直部门、各乡镇(街道)、开发区配合落实〕
二、全力壮大民营经济市场主体
1.推动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强化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精准聚焦,“一企一策”推动服务保障全市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全年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纳税、就业力争同比均显著增加。(市工信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2.强化“四上”民营企业培育。充实入规升级培育库,多措并举、深度挖潜、强化激励,支持民营企业小变大、大变强、“四下”变“四上”。(市工信局、市发改局、市住建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3.加快“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聚焦“专精特新”建设目标,培育认定一批专注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具有德惠产业特色的“专精特新”企业。(市工信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4.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发挥推动产业升级、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作用,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户以上,通过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5户以上。(市发改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5.强化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围绕重点产业、行业和重大项目,鼓励民营资本、企事业单位投资创建一批专业化、精细化、高端化的创业创新基地。(市发改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三、全力支持重点产业加快发展
1.实施汽车产业发展攻坚。围绕零部件配套,实施强链补链,助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市工信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开发区配合落实〕
2.实施新兴产业培育攻坚。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先进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文旅、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技术先进、投资规模大的民营企业。(市工信局、市发改局、市文广旅局、市政数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3.开展服务业发展攻坚。推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壮大金融服务、科创服务、人力资源、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健康养老、文化娱乐、节能环保八个重点行业,服务业核算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市发改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四、全力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和支持有需求、有意愿的规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分行业、分阶段推动企业进行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改造,提升全市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市工信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2.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简化知识产权保护程序,加强对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以及创业者知识产权的保护,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全年新增发明专利1项以上。(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五、全力提升融资服务能力水平
加大企业上市培育。面向全市支柱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各类优秀企业,加强上市培育和辅导,加快企业上市进程。(市发改局、市工信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六、全力强化公共服务支撑体系
1.服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机构作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相促进等多种方式,实施“大培训、大讲堂、大提升”、专题讲座、沙龙论坛等各类培训活动有效提升民营企业人才素质和水平。(市工信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2.帮助民营企业开拓市场。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展会、订货会,开展商务交流、项目洽谈、技术合作、产品推介等活动。(市工信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3.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对于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达到或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和统一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预留份额达到40%。(市财政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七、全力强化工作推进保障
1.实施综合考核评价评估。从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值、民营经济实缴税金、民营企业户数、个体工商户户数、民营从业人员等10项指标,开展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民营经济综合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赋分依据。(市工信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2.营造支持企业发展氛围。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全年在我市主流媒体开展宣传50次以上,宣传典型民营企业家18人以上。(市委宣传部牵头,市直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服务热线:
定制开发与商务合作:
周一至周日,8:00am~18:00pm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五和大道星河WORLD二期C座31层 商务合作:service@chace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