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主要包括:(一)零就业家庭成员:城镇居民家庭中法定劳动年龄内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况、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二)大龄就业困难人员: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登记失业9个月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三)长期失业人员:登记失业12个月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失业人员: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连续享受6个月以上或者目前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但以往24个月内累计享受过最低生活保障9个月以上的家庭,且登记失业9个月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五)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失地失林人员: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连续享受6个月以上或者目前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但以往24个月内累计享受过最低生活保障9个月以上的承包土地(林地)被征用家庭,土地(林地)被征用后人均不足0.3亩且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残疾人: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连续享受6个月以上或者目前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但以往24个月内累计享受过最低生活保障9个月以上家庭的残疾人,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等级被评定为4级且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高校毕业生: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连续享受6个月以上或者目前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但以往24个月内累计享受过最低生活保障9个月以上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且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通过组织参加职业培训、推荐企业吸纳、帮助灵活就业、扶持自主创业等方式,可纳入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范围,建立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排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