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十三五”回顾6(一)发展现状6(二)存在问题7二、“十四五”发展形势9(一)发展机遇9(二)面临挑战12三、“十四五”总体发展思路14(一)发展思路14(二)战略定位20(三)空间布局21(四)发展目标24四、发展重点25(一)汽车电子产业25(二)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28(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3(四)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34五、主要任务36(一)完善创新服务平台,构建协同创新体系36(二)狠抓龙头企业培育,推进质量品牌升级38(三)开展智慧工厂试点,推进两化融合示范40(四)编制产业招商地图,构建精准招商体系43六、保障措施44(一)优化产业发展环境44(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45(三)强化人才支撑能力45(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45(五)发挥行业组织作用46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46(一)十堰市生态环境现状46(二)规划实施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6十堰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一、“十三五”回顾(一)发展现状1.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稳步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发展汽车动力总成电控系统、车身电控系统、车载电子产品、车用电子检测设备、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启动机、发电机设备以及汽车集成的电子元器件,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结合本地优势,积极开发行业应用软件,主要突出汽车、旅游等特色软件,同时覆盖了企业、政务、社会、城市管理等各方面,针对汽车产业链、城市管理等开发了一系列综合管理系统,加大云平台、大数据等智能信息系统的引进,提高软件信息技术服务水平,三、“十四五”总体发展思路(一)发展思路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度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围绕全市构建“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总体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汽车电子为核心,加快“轻量化、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升级,推动完善汽车电子制造业产业链发展,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十堰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未来产业变革核心引擎的发展趋势,积极培育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创新融合为动力,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化、融合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深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应用,发挥信息技术在汽车电子制造业网联化、智能化转型中的赋能引领作用,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转型: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应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新基建、新业态,孵化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抢抓“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机遇,基于产业政策和创新资源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汽车动力总成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车载电子产品、车用电子检测设备、新能源(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相关的启动机、发电机设备以及汽车集成的电子元器件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扩充产品系列,持续补齐我市汽车电子产品短板,完善汽车电子全产业链发展,四翼: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电子新材料、消费终端类电子产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1)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重点发展智能生产线、高端专用设备、智能农机等制造业,推动重点产业智能化升级,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重点行业大数据应用,促进跨行业大数据融合创新,加快建成一批研发创新载体,推进企业建设新能源汽车工程实验室、车用动力电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电驱动动力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整合现有科技资源,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加快建设产业发展研究院;重点支持东风力神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东实大洋新能源电驱动系统项目、万润锰酸锂正极材料、猛狮锂离子电池等重点项目,深化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加快工业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十堰工业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工业大数据全流程应用和培育数据驱动的制造业新模式;推动重点行业大数据应用,促进跨行业大数据融合创新,强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大数据应用,推动大数据与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发展,一是推进企业深度上云,加快“云+智能”融合,引导行业龙头企业核心业务系统云化改造,推动研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业务上云和平台化协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业务系统云端迁移,促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和效益提升,结合十堰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加强对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特色技术领域及重点成长性企业进行集中支持,依托骨干企业,增大技术研发投入,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等多方协同配合,加强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创新体系,强化众创空间、孵化体系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支持协同创新产业联盟建设,加快培育形成服务电子信息产业的特色创新服务体系,重点针对汽车电子、智能装备、手机电池、动力电池、智慧城市运营服务等领域,加强示范引领和政策支持,引导具有国内领先技术的企业长期专注于细分市场产品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同时,依托相关行业协会,加强对重点培育企业的跟踪,分析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完善促进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专家开展咨询服务,促进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进一步做优做强,巩固和提升其行业地位,面向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绿色食品等领域,融合接入智慧生产和智慧监管元素,鼓励企业使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柔性制造系统,实施一批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等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形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引领带动传统企业改造升级;面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行业,实施以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开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示范工程,提升带动企业商业模式变革,3.持续完善两化融合体系建设一是鼓励企业应用数字设计工具、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成套设备等,大幅提高企业生产装备智能化水平,并持续组织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各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二是重点针对各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行业“两化”融合标杆企业,积极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推选工作,带动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全面渗透,推进互联网和工业融合创新;三是加强服务体系和生产模式建设,重点完善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等研发设计服务体系,发展按需制造、柔性制造、网络制造、云制造等新型生产制造模式,十堰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创新融合为动力,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重点项目为抓手,重点推动完善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未来产业变革核心引擎的发展趋势,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化、融合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