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锁定县委“1261”工作思路,把推进企业上市作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县域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着力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扩大上市公司数量、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为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奋力跻身全省县域发展“第一方阵”贡献力量,加大对上市后备“种子库”企业的培育力度,积极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等资本市场平台开展对接合作,分行业、分层级对企业开展资本市场培训,强化要素保障、政策扶持、绿色通道等集成配套服务措施,打造多层次、全周期企业上市服务体系,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要求,帮助企业精准选择上市方向,统筹发展沪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新三板以及境外上市,抢抓北交所发展机遇,建立完善北交所上市后备企业梯队,加快推动“专精特新”等创新型企业利用北交所实现跨越发展,鼓励企业通过借壳、买壳、吸收合并等资产重组形式实现上市,并搬迁落户博兴,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私募基金、创投机构等战略性股权投资,借助资本市场资源和专业优势,提高企业质量,为上市奠定坚实基础,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上市后备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和贷款期限,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为企业提供综合性投融资服务,支持上市后备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工具融资,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为上市后备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统筹完善服务机制,推动服务端口前移,引导企业规范运营,尽早介入上市后备企业股份制改造、股权融资等工作,对上市过程中有关项目审批、土地房产确权、税费缴纳、环保、资产转让、产权确认、证照补办、金融担保等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各类根据上市条件需要规范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等办法,及时给予政策指导和支持,本着尊重历史和解决问题的态度,依法从速妥善解决,高效排除企业上市障碍,畅通企业上市路径,推动上市公司和重点拟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本结构,有序推动“强链、补链、固链、延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方案》,建立县级领导包保重点拟上市挂牌企业制度,并充分发挥县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线金融及企业上市工作专班作用,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上市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各部门单位协同联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凝聚推进企业上市的最强合力,广泛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利用直接融资推动企业发展的成功范例,及时宣传推进企业上市的新进展、新成效,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加强对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督促指导,对工作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有关责任人进行约谈提醒,督促整改,严肃问责。